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(記者萬曉東)為保障兒童的合法權益,引導家長科學、理性消費,近日,北京市市場監管局、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提示,提醒消費者玩具選擇要謹慎、虛擬消費防沉迷。
玩具是童年的隱形玩伴,但若選擇不慎可能成為安全隱患的潛伏者。選購時應牢記一查標識,兒童電玩具、塑膠玩具、金屬玩具等要認準3C認證標志,拒絕“三無”產品;二看細節,避免帶有尖銳邊角、易脫落小零件的玩具,謹防吞咽風險;三問年齡,按包裝標注的適用年齡選購,如磁力珠等玩具不適合低齡兒童。此外,選購電動玩具須注意電池密封性,毛絨玩具定期清潔以防過敏。
兒童食品琳瑯滿目,務必警惕甜蜜陷阱。購買時細讀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,避開高糖、高鹽食品;查看警示語,造型可愛的糖果、零食可能存在噎嗆風險,須關注建議食用年齡,并在成人看護下食用。
出行游玩務必警惕人員密集場所,為孩子佩戴定位手表或身份卡;乘坐游樂設施時提前檢查安全帶、防護欄是否牢固,嚴格遵守身高限制;野外活動前備好驅蚊液、防曬用品,遠離未開發水域。自駕家庭務必使用兒童安全座椅。
數字時代,孩子們的節日禮物可能從玩具變為游戲皮膚、直播打賞。家長要做好孩子的網絡守門人:設置支付屏障,關閉免密支付,定期檢查賬單是否異常;約定使用時間,避免假期淪為“屏幕馬拉松”;內容分級管理,主動啟用青少年模式,屏蔽不良信息。
勤儉節約勿攀比,家長要主動教導孩子拒絕攀比,可以通過舊物改造,將閑置玩具DIY成新物件,培養創造力;積極帶領孩子參與公益實踐,將閑置文具、書籍、玩具等進行捐贈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