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近日,比特幣 L2 項目 Bitlayer Labs 完成了 1100 萬美元 A 輪融資,由 Franklin Templeton、ABCDE 和 Framework Ventures 聯(lián)合領(lǐng)投。與此同時,Bitlayer 成為了首個獲得 ETF 許可機構(gòu)投資的比特幣基礎(chǔ)設(shè)施項目。
Bitlayer 是一個 BTC 的 L2 項目,初衷是提高 BTC 的擴展性,解鎖其生態(tài)的潛力。在項目特色上,Bitlayer 是第一個基于 BitVM 的 L2,同時也是第一個完全繼承了 BTC 安全性并且圖靈完備的 L2。
1、BTC L2 現(xiàn)狀BTC L2 的本質(zhì)是跨鏈橋,目前 L2 項目方的跨鏈橋方案各有各的特色,但是站在技術(shù)角度來看,大多數(shù)跨鏈橋方案的本質(zhì)是多簽。
多簽方案其實存在嚴重的信任問題,目前因為多簽導致的資金被盜事件屢見不鮮。
筆者認為,L2 作為 L1 的補充,不應該只局限于生態(tài)的擴展,同時應該繼承 L1 的安全性。
Bitlayer 作為第一個基于 BitVM 的 L2,實現(xiàn)了信任最小化,對安全性和擴展性實現(xiàn)了很好的平衡。接下來不妨跟隨十四君的技術(shù)視角,探索 Bitlayer 是如何作為 L2 擴展 BTC 的同時又兼顧安全性的。
2、Bitlayer-兼顧安全性和擴展性的 L22.1 Bitlayer 的基本架構(gòu)
Bitlayer 的基本架構(gòu)如下圖所示(參考 Bitlayer 白皮書,見附錄)。
可以看到 Bitlayer 的業(yè)務流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交易處理階段、交易驗證階段、最終驗證階段。每個階段交互的組件與其大致的處理流程如下表所示:
讓我們一起來拆解 Bitlayer 的核心流程。
2.2 交易處理階段-分層虛擬機 LVM
在 L2 的交易處理階段,有排序器與 LVM(分層虛擬機)兩個組件。
排序器不多贅述,Bitlayer 中的序列器負責收集緩存的交易并對其進行排序,是 Bitlayer 中交易的入口點。
LVM 是 Bitlayer 的計算組件,功能職責是負責執(zhí)行智能合約并生成最新狀態(tài)和零知識證明。
什么是分層虛擬機?
要解答這個問題,我們直接看下圖(參考 Bitlayer 白皮書,見附錄)。
與常規(guī)印象的 VM 不同,Bitlayer 的 LVM 實現(xiàn)了前端智能合約的執(zhí)行與后端的零知識證明器的解耦。VM 與零知識證明器以組件的形式存在于 LVM。這種創(chuàng)新使得 Bitlayer 可以擴展支持各種合約類型,以及各種零知識證明驗證器,大幅提高了系統(tǒng)的擴展性與安全性。
2.3 交易驗證階段-基于 ZKP 的 OP 橋在交易的驗證階段,其實上就是 L1 與 L2 的交互階段。當資產(chǎn)以交易的形式在 L1 與 L2 進行流動時候,我們面臨著經(jīng)典的 L2 跨鏈問題:L2 如何繼承 L1 的安全性?
經(jīng)典的 L2 跨鏈問題:L2 如何繼承 L1 的安全性?
其實在 ETH 上,已經(jīng)有非常成熟的方案了,目前主流的、安全性有保障的主要是 ZK 橋以及 OP 橋,兩者的對比參考下表:
ZK 橋本身因為無需信任其實是目前安全性最高的跨鏈橋方案,OP 橋通過欺詐證明對無效的跨鏈數(shù)據(jù)進行鏈上挑戰(zhàn)(1-N 的安全模型),保證跨鏈數(shù)據(jù)的安全??雌饋恚琙K 橋比 OP 橋要更安全,但實際上,Bitlayer 核心依賴的 BitVM 選擇的是 OP 橋。
為什么是 OP 橋?
主要原因還是技術(shù)上的限制,目前只能實現(xiàn) BTC L1→ L2 存款方向的 ZK 橋,對于L2 →BTC L1上提款,目前只支持多簽橋或 OP 橋。Bitlayer 出于安全考慮,選擇了更安全的 OP 橋,這其實是一種折中的選擇。
Bitlayer 跨鏈橋方案是 BitVM 橋 OP-DLC 橋組合的形式,OP-DLC 橋是對 BitVM 橋的補充。
BitVM &&OP-DLC 雙組合橋流程解析
Bitlayer 使用 Bitvm 橋保障安全性,同時補充 OP-DLC 減少了對 BitVM 的依賴。截止目前,BitVM 橋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了幾番升級,實現(xiàn)了純理論到可實踐的飛躍。
BitVM 橋的最新的流程圖如下:
在整個流程中,一共有 5 個角色。
這種模式如何理解?
從模式上來看,BitVM 橋基于先墊付、再報銷模式,Operator 節(jié)點為提款用戶墊付資金,定期向公共存款地址申請報銷,通過利用差價(來自提現(xiàn)用戶的手續(xù)費)賺取費用。如果 Operator 作惡謊報交易數(shù)據(jù),可以被任何人挑戰(zhàn)并受到懲罰。
那么安全性有保障嗎?
我們都知道,跨鏈資金轉(zhuǎn)移的時候,依賴的是公共資金池(本質(zhì)上是用戶鎖定的資產(chǎn)),資金池的安全問題是所有跨鏈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。
傳統(tǒng)的 BTC L2 方案一般是通過多簽的形式進行公共資金池管理,這種方案顯然存在信任風險。而 BitVM 橋采用的是類似閃電網(wǎng)絡(luò)的思想,預指定資金可以被誰拿走。當用戶把資金鎖到公共資金池的時候,會與聯(lián)盟進行通訊,使得資金鎖在一個 Taproot 地址上,只能由 Operator 領(lǐng)取,Operator 只有在墊付完成,提供自己墊付的證明到鏈上,并且被挑戰(zhàn)無誤后,才能解鎖相關(guān)的資金。
可以說,BitVM 橋通過引入 Operator 實現(xiàn)了資金池的拆分,這個思路確實新穎。根據(jù)以往的經(jīng)驗,我們會慣性地思考如何實現(xiàn)去中心化的資金管理手段,但忽略了資金池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中心化的,BitVM 橋通過資金池去中心化,從源頭提升了鏈橋的安全性。
那么有什么不足之處?
但是,沒有方案是十全十美的,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。
細心的朋友會發(fā)現(xiàn),BitVM 橋這種 operator 先預付資金給用戶再從公共賬戶報銷形式,類似于資金池的形式。一個池子是公共賬戶(也就是用戶真實鎖定的資產(chǎn),負責直接 給 operator 進行報銷),一個池子是 operator 構(gòu)成的池子,用來直接墊付用戶的提現(xiàn)需求(這個池子是虛擬的,分散在不同的 operator 身上)。
用戶發(fā)起提現(xiàn)的時候是直接與 operator 進行資金往來的,這就相當于,operator 的最終資金變成了資金池的資金 。
受限于這種資金池模式,對于一些資金來源很看重的用戶,BitVM 橋其實不能滿足其對資金的獨立性需求 。
針對這個問題同時減少對 BitVM 橋的過度依賴,Bitlayer 增設(shè)了 OP-DLC 的橋接方案,類似管道的思想,實現(xiàn)用戶P2P的交易,OP-DLC 橋的安全性依賴于欺詐證明以及第三方預言機。
可用性上又如何呢?
BitVM 橋的安全性毋庸置疑,但是可用性問題需要持續(xù)建設(shè),比如,根據(jù) BitVM 預期,需要大量聯(lián)盟成員全部在線并正確進行預簽名,才能確保流程的正確進行,這其實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3.總結(jié)在架構(gòu)上,Bitlayer 的 LVM 實現(xiàn)了智能合約執(zhí)行與零知識證明的解耦,這其實是一種前瞻的設(shè)計思想,使得 Bitlayer 在未來適配各種 VM 以及零知識證明器成為可能。
在跨鏈橋的技術(shù)選型上,Bitlayer 的 BitVM OP-DLC 的雙通道橋是基本上是目前 BTC L2 最安全的跨鏈橋?qū)崿F(xiàn)方案(實現(xiàn)了最小化信任)。
Bitlayer 通過技術(shù) 工程的融合,基于 BitVM,構(gòu)建了一套相對來說兼顧安全與擴展性的跨鏈橋方案,但這也只是一種過渡階段,是權(quán)衡安全性與擴展性之后的折中。
最小化信任應當是 BTC L2 追求的目標,隨著 BitVM 一點點變得更加實用化,并且據(jù)筆者了解,預計約三個月后 Bitalyer 在 BitVM 的建設(shè)上還有一個重大突破,期待 Bitlayer 一步步成為我們期待中的 BTC L2。
參考:
Bitlayer: A Bitcoin Computational Lay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BitVM Paradigm
BitVM: Compute Anything on Bitcoin
BitVM Bridge Becomes Practical
DLC 原理解析及其優(yōu)化思考
2.1 Bitlayer 的基本架構(gòu)
Bitlayer 的基本架構(gòu)如下圖所示(參考 Bitlayer 白皮書,見附錄)。
可以看到 Bitlayer 的業(yè)務流程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交易處理階段、交易驗證階段、最終驗證階段。每個階段交互的組件與其大致的處理流程如下表所示:
讓我們一起來拆解 Bitlayer 的核心流程。
2.2 交易處理階段-分層虛擬機 LVM
在 L2 的交易處理階段,有排序器與 LVM(分層虛擬機)兩個組件。
排序器不多贅述,Bitlayer 中的序列器負責收集緩存的交易并對其進行排序,是 Bitlayer 中交易的入口點。
LVM 是 Bitlayer 的計算組件,功能職責是負責執(zhí)行智能合約并生成最新狀態(tài)和零知識證明。
什么是分層虛擬機?
要解答這個問題,我們直接看下圖(參考 Bitlayer 白皮書,見附錄)。
與常規(guī)印象的 VM 不同,Bitlayer 的 LVM 實現(xiàn)了前端智能合約的執(zhí)行與后端的零知識證明器的解耦。VM 與零知識證明器以組件的形式存在于 LVM。這種創(chuàng)新使得 Bitlayer 可以擴展支持各種合約類型,以及各種零知識證明驗證器,大幅提高了系統(tǒng)的擴展性與安全性。
2.3 交易驗證階段-基于 ZKP 的 OP 橋在交易的驗證階段,其實上就是 L1 與 L2 的交互階段。當資產(chǎn)以交易的形式在 L1 與 L2 進行流動時候,我們面臨著經(jīng)典的 L2 跨鏈問題:L2 如何繼承 L1 的安全性?
經(jīng)典的 L2 跨鏈問題:L2 如何繼承 L1 的安全性?
其實在 ETH 上,已經(jīng)有非常成熟的方案了,目前主流的、安全性有保障的主要是 ZK 橋以及 OP 橋,兩者的對比參考下表:
ZK 橋本身因為無需信任其實是目前安全性最高的跨鏈橋方案,OP 橋通過欺詐證明對無效的跨鏈數(shù)據(jù)進行鏈上挑戰(zhàn)(1-N 的安全模型),保證跨鏈數(shù)據(jù)的安全??雌饋恚琙K 橋比 OP 橋要更安全,但實際上,Bitlayer 核心依賴的 BitVM 選擇的是 OP 橋。
為什么是 OP 橋?
主要原因還是技術(shù)上的限制,目前只能實現(xiàn) BTC L1→ L2 存款方向的 ZK 橋,對于L2 →BTC L1上提款,目前只支持多簽橋或 OP 橋。Bitlayer 出于安全考慮,選擇了更安全的 OP 橋,這其實是一種折中的選擇。
Bitlayer 跨鏈橋方案是 BitVM 橋 OP-DLC 橋組合的形式,OP-DLC 橋是對 BitVM 橋的補充。
BitVM &&OP-DLC 雙組合橋流程解析
Bitlayer 使用 Bitvm 橋保障安全性,同時補充 OP-DLC 減少了對 BitVM 的依賴。截止目前,BitVM 橋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了幾番升級,實現(xiàn)了純理論到可實踐的飛躍。
BitVM 橋的最新的流程圖如下:
在整個流程中,一共有 5 個角色。
這種模式如何理解?
從模式上來看,BitVM 橋基于先墊付、再報銷模式,Operator 節(jié)點為提款用戶墊付資金,定期向公共存款地址申請報銷,通過利用差價(來自提現(xiàn)用戶的手續(xù)費)賺取費用。如果 Operator 作惡謊報交易數(shù)據(jù),可以被任何人挑戰(zhàn)并受到懲罰。
那么安全性有保障嗎?
我們都知道,跨鏈資金轉(zhuǎn)移的時候,依賴的是公共資金池(本質(zhì)上是用戶鎖定的資產(chǎn)),資金池的安全問題是所有跨鏈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。
傳統(tǒng)的 BTC L2 方案一般是通過多簽的形式進行公共資金池管理,這種方案顯然存在信任風險。而 BitVM 橋采用的是類似閃電網(wǎng)絡(luò)的思想,預指定資金可以被誰拿走。當用戶把資金鎖到公共資金池的時候,會與聯(lián)盟進行通訊,使得資金鎖在一個 Taproot 地址上,只能由 Operator 領(lǐng)取,Operator 只有在墊付完成,提供自己墊付的證明到鏈上,并且被挑戰(zhàn)無誤后,才能解鎖相關(guān)的資金。
可以說,BitVM 橋通過引入 Operator 實現(xiàn)了資金池的拆分,這個思路確實新穎。根據(jù)以往的經(jīng)驗,我們會慣性地思考如何實現(xiàn)去中心化的資金管理手段,但忽略了資金池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中心化的,BitVM 橋通過資金池去中心化,從源頭提升了鏈橋的安全性。
那么有什么不足之處?
但是,沒有方案是十全十美的,總會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。
細心的朋友會發(fā)現(xiàn),BitVM 橋這種 operator 先預付資金給用戶再從公共賬戶報銷形式,類似于資金池的形式。一個池子是公共賬戶(也就是用戶真實鎖定的資產(chǎn),負責直接 給 operator 進行報銷),一個池子是 operator 構(gòu)成的池子,用來直接墊付用戶的提現(xiàn)需求(這個池子是虛擬的,分散在不同的 operator 身上)。
用戶發(fā)起提現(xiàn)的時候是直接與 operator 進行資金往來的,這就相當于,operator 的最終資金變成了資金池的資金 。
受限于這種資金池模式,對于一些資金來源很看重的用戶,BitVM 橋其實不能滿足其對資金的獨立性需求 。
針對這個問題同時減少對 BitVM 橋的過度依賴,Bitlayer 增設(shè)了 OP-DLC 的橋接方案,類似管道的思想,實現(xiàn)用戶P2P的交易,OP-DLC 橋的安全性依賴于欺詐證明以及第三方預言機。
可用性上又如何呢?
BitVM 橋的安全性毋庸置疑,但是可用性問題需要持續(xù)建設(shè),比如,根據(jù) BitVM 預期,需要大量聯(lián)盟成員全部在線并正確進行預簽名,才能確保流程的正確進行,這其實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3.總結(jié)在架構(gòu)上,Bitlayer 的 LVM 實現(xiàn)了智能合約執(zhí)行與零知識證明的解耦,這其實是一種前瞻的設(shè)計思想,使得 Bitlayer 在未來適配各種 VM 以及零知識證明器成為可能。
在跨鏈橋的技術(shù)選型上,Bitlayer 的 BitVM OP-DLC 的雙通道橋是基本上是目前 BTC L2 最安全的跨鏈橋?qū)崿F(xiàn)方案(實現(xiàn)了最小化信任)。
Bitlayer 通過技術(shù) 工程的融合,基于 BitVM,構(gòu)建了一套相對來說兼顧安全與擴展性的跨鏈橋方案,但這也只是一種過渡階段,是權(quán)衡安全性與擴展性之后的折中。
最小化信任應當是 BTC L2 追求的目標,隨著 BitVM 一點點變得更加實用化,并且據(jù)筆者了解,預計約三個月后 Bitalyer 在 BitVM 的建設(shè)上還有一個重大突破,期待 Bitlayer 一步步成為我們期待中的 BTC L2。
參考:
Bitlayer: A Bitcoin Computational Lay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BitVM Paradigm
BitVM: Compute Anything on Bitcoin
BitVM Bridge Becomes Practical
DLC 原理解析及其優(yōu)化思考
在架構(gòu)上,Bitlayer 的 LVM 實現(xiàn)了智能合約執(zhí)行與零知識證明的解耦,這其實是一種前瞻的設(shè)計思想,使得 Bitlayer 在未來適配各種 VM 以及零知識證明器成為可能。
在跨鏈橋的技術(shù)選型上,Bitlayer 的 BitVM OP-DLC 的雙通道橋是基本上是目前 BTC L2 最安全的跨鏈橋?qū)崿F(xiàn)方案(實現(xiàn)了最小化信任)。
Bitlayer 通過技術(shù) 工程的融合,基于 BitVM,構(gòu)建了一套相對來說兼顧安全與擴展性的跨鏈橋方案,但這也只是一種過渡階段,是權(quán)衡安全性與擴展性之后的折中。
最小化信任應當是 BTC L2 追求的目標,隨著 BitVM 一點點變得更加實用化,并且據(jù)筆者了解,預計約三個月后 Bitalyer 在 BitVM 的建設(shè)上還有一個重大突破,期待 Bitlayer 一步步成為我們期待中的 BTC L2。
參考:
Bitlayer: A Bitcoin Computational Lay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BitVM Paradigm
BitVM: Compute Anything on Bitcoin
BitVM Bridge Becomes Practical
DLC 原理解析及其優(yōu)化思考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轉(zhuǎn)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請第一時間聯(lián)系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